查庆国在教学演示后来,上海的同行们告诉查庆国,他们到加拿大专业殡葬学校进行培训交流时发现,国外也有过此课题的研究,0-4摄氏度是适合处理“巨人观”的温度区间。“这和我们当初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一致的。”查庆国说,当时一起攻关难题的其他4人都已退休,只有他依旧奋战在遗体化妆整容工作一线。有位女子的脸,他也一直记忆犹新。两口子吵架,女的一气之下跑出了门,结果不幸遇到交通事故,现场惨烈,她的头被土方车压扁了,头颅和面颅骨都压散了,样子十分可怖。娘家人知道后,又伤心又激愤。同样处在悲伤中的丈夫请求殡仪馆师傅帮助妻子遗体恢复原貌。这又是一道大难题。“这位女子的头骨都散开了,要重新塑一个头颅,这是我们工作室从未碰到的。”查庆国说,女子散落的一堆骨头,不知道哪块是哪块,在哪个部位,要重塑难度很大,但是他们没有放弃,一边翻书,一边研究头颅结构,试着把一块块头骨像拼图一样拼起来,碰到缺损处,就用石膏重新塑起来。这样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将整个头颅复原,然后再把皮肤敷上去,最后缝合,“后两步倒是不难,但是也要异常小心。”当修复效果呈现在这位丈夫面前时,他紧紧地握住查庆国的手不住地感谢:“谢谢你们,让我妻子带着安详的面容离开人世。”“实际上这涉及到法医学知识,我们也是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。”查庆国说,几位同事为此通宵达旦,累的快趴下了,但是看到复原如初的逝者面容,家属们的宽慰,都觉得这份努力很有意义,“给逝者入殓,维护死者尊严,这是善待生命的方式之一”。有位逝者是少数民族,他的家人要把遗体通过飞机运回家乡,因宗教信仰,还要求遗体不能破损见血。而这一路空运的时间长,航空公司有防腐要求。而要做不见血破损的防腐处理,技术上有一定难度。查庆国当时是主要操作人,“琢磨了好半天,针防、冰防都想过了,最后通过心脏微创手术做了防腐处理,解决了这道难题”。完成逝者家属的要求后,查庆国亲自装箱将遗体送到机场,送逝者最后一程。温柔地平等对待每一个逝者相比工作,查庆国的生活要简单很多。“我平时不太出门,也没什么社交,毕竟这一行不少人觉得忌讳,儿子也不愿做我这行。”他的同行有的不敢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、不愿意谈论职业,也很少会收到婚礼邀请;过年串门,要过了初三初四,才能去别人家里。有时你老远去打招呼,人家还要绕开、回避你。查庆国曾带过几个年轻人,最后都遗憾地离开。有位男生最初觉得这个职业稳定,工资待遇还不错,就托人介绍到殡仪馆工作。“一开始他很恐惧,碰都不敢碰,我们给他打气,他还是怕,一碰遗体就像触电一样。第一天晚上他就做梦,连续四五天,一直精神萎靡不振,刚上完一周的班,他就辞职了。” 查庆国在工作有位新招进来的女大学生,最初被分到“礼厅”,后来转到女子化妆组。“这位女生比那位男生要镇定得多,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工作,不过,她谈男朋友的时候,对方得知她在殡仪馆工作,和她分手了。这位女生后来也就离开了。”“原来大家对这个行业有偏见,但是现在比以前要好很多,大家对待死亡的观念也在改变,社会对这个行业的价值也越来越认可。”如今,查庆国是益善的上海市职工(技师)工作室的领衔人,工作室一共有6人,4位80后。“当年老师傅告诉我,入殓善待了生命的遗蜕,安抚了亲人的痛苦,我们是人生最后一站的摆渡人,这份工作是有价值的,现在我再把老师傅的话,传给年轻的同事们。”他们一起讨论过《入殓师》。行内人看的是门道,影片里一些动作他们看了又看。“你看这些镜头,小林君给平躺着的逝者换衣,整个动作行云流水,观者不会感到不适。”查庆国说,他们也有“当面更衣”业务,一般是两个人架着逝者为他穿衣,但相比之下他们的操作更温馨细致,“我们也在学这种技艺,想把更衣这项服务进一步优化,给逝者体面和尊严。”在《入殓师》的英文海报上,有一句话写到——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. 当他的手温柔的握着逝者的双手,抚摸过他们的脸颊,额头,为他们擦拭身体,为老奶奶穿上丝袜,为儿子梳好头发,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,失去亲人的人们知道他们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值得信任的人。“逝者不会说话,但是我们温柔的平等对待每一个逝者,给往生者以体面,给生者以怀念。”查庆国说。 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作者:王海燕微信编辑:泰妮校对:huisong ◢ 猜你喜欢↓↓售罄爆满、寸步难行!“到处都有一亿人”…返程高峰将至,上海这里又开始堵了...最新提醒→ 事发上海超市!自动扶梯突然“卷人”:女子半个身子被...大喊救命→ 注意!上海天气即将大转折:今夜雨水卷土重来,未来一周晴雨参半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“分享点赞在看,一气呵成↓